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

京东11.11探厂,爆款AI PC是怎么“造”出来的?

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是,刚刚结束的2025年“京东11.11”,成交额再创新高,下单用户数增长40%,订单量增长近60%。

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是,刚刚结束的2025年“京东11.11”,成交额再创新高,下单用户数增长40%,订单量增长近60%。

支撑这场“战役”和京东集团强劲增长的核心动能是什么?答案直指京东锤炼了二十多年的核心能力——超级供应链。

正如京东战略中所明确定义的,超级供应链是“提升供应链韧性的重大创新,也是服务中国实体经济的重大创新”。它旨在破除行业内卷,助力构建良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
这套宏观逻辑如何在微观实践?在刚刚过去的京东11.11订单洪峰之下,支撑战役的一个“超级后端”——联想的“灯塔工厂”或可作为一个范例。界面新闻对联想AI PC爆款案例的探访,或许能帮助揭开京东超级供应链赋能实体“智”造的冰山一角。

早晨9时30分,当界面新闻记者来到位于安徽合肥的联宝科技工厂时,入口处的大屏显示,今日订单已达1581份,其中个性化订单1322份,占比83.6%。

这里是“灯塔工厂”,联想全球最大的PC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。该基地生产的联想Pad及各式笔记本电脑,源源不断地销往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。

一名车间负责人对界面新闻介绍,单台笔记本电脑的生产流程端到端需要8-9个小时。放眼整个厂区,每0.5秒就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打包入库。

这个名为“水星线”的智能标杆生产线,每天能智能处理8000笔订单。在贴片工序区域,可以看到机械臂以每分钟30次的速度精准贴装主板元件。其中,80%以上是单笔小于5台的个性化定制。

京东11.11探厂,爆款AI PC是怎么“造”出来的?

联宝科技的SMT车间。图片来源:界面新闻记者摄

“0.5秒”一台电脑打包入库的速度与“83.6%”的个性化,是如何被“灯塔工厂”同时实现的?

展开全文

这不仅关乎智能制造,更在于京东“超级供应链”的消费洞察对实体制造的助力。在11.11的订单洪峰之下,那个“定义”生产的决策信号,正是来自京东的C2M(反向定制)“方法论”。

“再造”爆款:京东C2M的模式进化

在产品尚未上市时,京东监测到了用户对“5070”“联想5070游戏本”的搜索量激增的信号。

这个信号被捕捉的同时,京东的反向定制体系便已启动。通过AI外呼系统,京东对高潜用户进行了“闪电式”调研,以更灵活、快速、低成本的形式验证猜想。

与此同时,京东的AI大模型正高速分析海量的存量用户评论、搜索行为数据及售后链路,试图勾勒出那个“黄金配置”的具体画像。

数据流汇合后,京东提前洞察到:游戏玩家对高性能(5070显卡)与AI PC体验(NPU算力)的需求,已经达到了机会点。

拿着这份精准的“用户需求报告”,京东反向赋能品牌商联想。双方共同敲定了“5070显卡+16GB+1TB SSD硬盘”这一“黄金”配置方案,并在京东11.11之际,携手将联想拯救者Y7000P 2025 AI元启版推向市场。

这不再是单纯的“赌”爆款,背后由“超级供应链”对消费需求的洞察所支撑。而京东的C2M(反向定制),正在成为一个可复刻的爆款方法论。

C2M(Customer to Manufacturer)即用户直连制造,指通过大数据整合处理消费者的产品定制需求,向制造商直接发送生产订单。

万联证券的一份研报指出,与传统的“先产后销”模式和网络电商模式相比,C2M模式能够“短路”掉库存、物流、总销、分销等中间环节,避免层层加价,实现价格透明化。

落到消费者的身上,C2M模式的核心价值正是京东的口号——“又好又便宜”。

“好”在于,过亿级消费需求和调研数据的整合与分析,可有效洞察消费者需求,创造出更优质的产品形态。

而“便宜”所代表的实惠,则指通过京东超级供应链对库存和定价的优化,没有“中间商赚差价”,消费者能以更低廉的价格买到更优质的产品。

事实上,C2M模式在中国电商领域已不是新鲜事,但京东始终走在最前面。

早在2017年,京东便凭借其3C领域的优势基因,与联想、惠普等品牌达成了反向定制合作。

2018年1月,京东上线京东京造,打出了联合中国制造业的创新模式,并于2019年初明确C2M口号,推出C2M反向定制五步法。

随着这一模式逐渐成熟,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也开始凸显——其“自营”基因里携带的对超级供应链的深度参与和把控。

多年来,京东在供应链设施基础上,持续打造深度融合数智技术的“超级供应链”。作为一种“基础设施”,超级供应链积极服务于工业数智化,极致地优化成本与效率。

例如,京东新品创新中心(JDIC)的仿真实验能力,可以通过海量数据模拟和A/B测试,在产品投产前就精准验证卖点。围绕“趋势预测—共创研发—测试验证—上市运营”的链路,“数字能力”的应用正帮助越来越多像联想一样的科技品牌,从“盲选”转向“精准狙击”,极大提升了新品的成功率。

因此,相较其他平台,京东的“超级供应链”能给品牌更明确的用户需求来指导产品制造。

京东联想笔记本采销负责人徐保乾对界面新闻表示,京东能带来更好的确定性的销售量级,这让品牌在生产端可以有效控制排产节奏、成本管控,减少物料浪费。

11.11开门红的前几天,京东反馈联想拯救者预计11.11期间的销量超预期,联宝科技工厂凭借柔性供应链,快速响应京东平台实时销售数据和需求,“当晚就调整了生产的优先级”。

“确定性”所带来的成本优化,最终会通过京东的自营体系传导至消费者。也就是说,通过自营模式,京东把成本优化的部分释放到产品价格端,结合京东自营物流的能力,最终实现“好的产品、好的价格、好的服务”闭环。

如果说销售和需求的“确定性”是C2M 1.0的基石,那么在AI浪潮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,京东的C2M正从功能定制进化为“智能共创”的2.0版本。

以往,C2M更多的是功能参数下与品牌的共创;而如今,在京东JoyAI大模型等“人工智能+”技术的加持下,京东能更好地识别市场上新的机会点、产品的功能机会点、用户的需求点,并实时反馈到品牌侧,让产销间的良性循环更细致、更快速、更高效。这已成为京东在3C数码等科技领域服务实体制造的核心竞争力。

从“共创爆款”到“共建生态”

实际上,这并非京东首次在PC市场的“大动作”。

在PC行业并不景气的2013年,京东通过用户访谈与消费市场分析,在需求最强烈的游戏领域进行初次探索,推出了游戏本这一全新品类。

其后,京东与联想等品牌通过反向定制,联合打造出拯救者系列的爆款游戏本品牌,这也被视为京东C2M模式的雏形。

十多年后的2025年,Windows系统切换所带来的换机潮刚过,整个PC领域同样在找新的增长点。

在11.11的节点,京东与联想“共创”拯救者Y7000P 2025 AI元启的爆款个案,背后折射出的,是双方携手共建AI PC这一全新赛道的野心。

京东11.11探厂,爆款AI PC是怎么“造”出来的?

联想拯救者Y7000P 2025 AI元启正在接受质量测试。图片来源:界面新闻记者摄

共建的第一步,是定义新品类。

联想消费业务群京东业务总经理余尚奇表示,联想是业内“首家跟行业一起来定义AI PC概念”的PC企业。

与广泛应用的云端大模型不同,AI PC的核心标准是需要在PC端内嵌一个本地的端侧模型,通过多模态交互能力来构建个人知识库等,而这就对PC的处理器及算力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
以联想拯救者Y7000P 2025 AI元启为例,其“CPU+NPU+GPU”异构架构即是为支撑端侧大模型与云端大模型所结合的“混合式AI”而设计,用以运行新一代的“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”。

如果说联想的角色是“交付产品”,那么京东的角色就是“启动市场”。

作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核心销售渠道,京东的策略始终是“跑在别人前面”。

在2024年初,京东正式启动了“AI换新加速计划”,加速推动AI在更多终端设备上的广泛应用和市场普及。

2025年618,京东联合英特尔、微软举办AI PC品鉴会。全链路布局推动AI笔记本市场渗透,助力行业向智能终端转型。

本次京东11.11的推新,京东平台的前端已“做了很多调整和规格变化”,通过算法、搜索、主动曝光营销等方式,帮助用户了解“什么是AI PC”,进而推动产品铺向市场。

这一“品牌+平台”的共建模式背后,AI PC的战略发展已初见成效。

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分析指出,2028年AI PC出货量占比有望达70%,预计2024-2028年AI PC的复合增速为44%。

不久前联想公布的25/26财年Q1业绩报告显示,报告期内其AI PC出货量已占整体PC出货量30%以上,Windows AI PC的市场份额有望超越整体Windows PC市场份额,并稳居全球Windows AI PC市场第一。

京东正在为AI PC这一赛道加码下注。

2024年,京东和联想签署了“未来三年1200亿”的全新战略合作协议,这与2016年600亿元的销售目标相比已然“翻了一番”。

余尚奇透露,9月份双方高层的会晤总结了下一步的规划:在场景上,联想的天禧AI生态将和京东的零售业态全面打通,落实更多的AI应用场景和功能;渠道上,京东将作为联想AI PC重要的首发阵地,推动AI PC的快速普及;C2M层面,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,“与京东共同定义下一代的AI PC”。

这背后,是京东的“超级供应链”能力与联想的“智能制造”在AI时代的深度融合。这种从“产销协同”迈向“生态共建”的进化,也绝非联想的个例。

在财报的“战绩”中,我们同样看到了商超、日用百货、服饰等品类的强劲增长。这背后,是京东C2M模式与“超级供应链”能力在更多产业带的快速复制。它所践行的,是一种“技术普惠”:京东正将其在AI大模型、C2M洞察、数智化履约上锤炼的能力,通过“超级供应链”这一基础设施,开放给千行百业的合作伙伴。

从一个“爆款”的诞生,到一个产业生态的共建,再到服务实体经济的广阔图景——我们看到的是同一条主线:京东正以“超级供应链”为核心底座,破除行业内卷,助力中国的“制造优势”与“服务优势”真正“链”接起来,推动中国“智”造建立可持续、高溢价的竞争力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qkbt.cn/40134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