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

350亿债券承销费仅300元,广发银行“涉嫌引导价格”被查

 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

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
(来源:达摩财经)

350亿债券承销费仅300元,广发银行“涉嫌引导价格”被查

7月21日,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文称,近期,交易商协会在对广发银行2025-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项目6家中标主承销商自律调查过程中发现,发行人广发银行涉嫌存在引导价格等情形,协会正进一步查实。

协会同时特别强调,下一步,协会将加强对发行人相关行为的规范,对存在此类行为的发行人坚决予以惩处和打击。

广发银行6月16日曾发布公告称,拟通过采购选定最高不超过6家中选供应商,为其提供2025—2026年二级资本债券承销服务。

7月10日,广发银行在其供应商服务平台上公布中标结果,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国银河证券、广发证券国泰海通以及兴业银行等六家机构成功中选。其中,中国银河证券和兴业银行的中选预估服务费(含税)仅700元,而广发银行本次招标项目规模达350亿元。

350亿债券承销费仅300元,广发银行“涉嫌引导价格”被查图源:天眼查招标信息

这也意味着,中国银河证券和兴业银行中标费率已低至0.000002%。不过,即使是中标价最高的中信建投,按照其35000元的预估服务费计算,中标费率也仅有0.0001%,亦低于市场平均费率水平。

广发银行的中标结果一经公布,便在业内引发热烈讨论。有市场人士表示,为了排名和市场占有率,债券承销做成了公益项目,项目做下来连成本都不能覆盖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广发银行发布采购公告当日,交易商协会发布《关于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承销规范的通知》,就市场成员近期反映的低价承销费、低价包销、拼盘投资、利益输送等问题作出回应。《通知》中特别强调,承销机构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率报价参与债券项目竞标。

由于承销金额过低,7月11日,交易商协会宣布对上述6家主承销商启动自律调查。对于此次低价服务费事件,交易商协会亦表示,若相关方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违反自律规则的情况,将依据有关规定予以自律处理。

监管亮剑

这并不是广发银行首次出现类似情况,2021年,广发银行拟发行600亿金融债,申万宏源的中选费率仅为0.0001%;2022年,广发银行公布260亿金融债的6家中选主承销商时,中银证券的中选费率为0.000046%。

有市场人士表示,头部机构往往视战略客户承销为业务入口,意在获取后续资金托管、交易做市等衍生业务。此外,部分机构可能通过财务顾问协议等"抽屉协议"进行费用补偿,或借助债券代持获取超额收益。

债券承销市场的恶性竞争,表面是价格战,内核是“规模即话语权”的生存法则。承销机构明知亏损仍前仆后继投身血战,根源在于市场份额的致命吸引力。

Wind数据显示,中信证券、中信建投等前六家头部券商垄断超55%的市场份额。而对非头部机构而言,失去规模等于丧失业务准入门槛,即便亏本也要争夺项目“刷存在感”。

但是当招标仅以价格为唯一标准,承销商在发行定价、投资者组织、风险揭示等环节的专业能力变得无足轻重。高质量服务者反被挤出市场,形成扭曲的逆向淘汰。

面对恶性竞争顽疾,监管重拳也开始多维度出击。7月24日,广东率先发布《银行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》,直指债券承销乱象,要求银行机构“依法依规开展债券承销业务”、“不通过高额返佣返利等抢占市场”。公约更剑指考核机制源头,要求银行“杜绝不合理的业务增速指标”。

更具突破性的是监管矛头的转向。本次交易商协会在调查6家承销商后,罕见将发行人广发银行纳入自律调查范围,明确表示将对“引导报价”行为“坚决惩处和打击”。这打破了过往只处罚承销商的惯例,形成“发行-承销”双端追责的新监管逻辑。

广发银行罕见“双降”

目前,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的调查事项对本次招标结果的影响尚未可知,但广发银行近年来的业绩难题已较为明显。

广发银行自2020年创出805亿元的营收纪录之后连续下滑。除了2022年微增0.33%,其余三个年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。2024年的营收较四年前已经缩水近14%。

2024年,广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92.37亿元,同比下滑0.63%;实现净利润132.59亿元,同比下滑5.25%,广发银行自2021年以来业绩表现不太稳定,营业收入、净利润下滑交替出现,但营收、净利润双双同步下滑近17年来还是首次出现。

受到银行净息差普遍下行的影响,利息净收入的下滑是造成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。2022年和2023年,广发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.87%和1.65%,而这两年上市股份行的均值为1.99%和1.76%。2024年,该行净息差仍保持下行,已经跌至1.53%。

此外,广发银行一直对信用卡业务有着高度依赖,信用卡业务的收缩也对营收起到了一定限制。

自2021年起,广发的信用卡发卡量增速便不断放缓。2021年至2023年,信用卡各年累计发卡量分别达到1.01亿张、1.09亿张、1.18亿张,分别同比增长13.48%、7.92%、8.26%。截至2024年底,该行累计发卡总量为1.23亿张,与2023年相比,一年时间内信用卡仅增长500万张,增速降至4.24%。

虽然业绩有所承压,但广发银行近几年的资产质量得到明显改善。2024年,广发银行最明显的动作就是对不良资产的大力出清。广发银行在去年全年共进行11次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,涉及原始不良资产总额327亿。

2023年末,广发银行不良率为1.58%,不良贷款金额为326.1亿元,实现不良双降。2024年,广发银行不良率进一步下降,同比下降0.05个百分点至1.53%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qkbt.cn/19941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