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2-13日,“太湖世界文化论坛·钱塘对话”在浙江杭州举行,主题为“财富金融文化的互鉴与创新”。浙商银行原董事长陆建强在演讲中首先提到,以社会价值重塑金融逻辑,才能让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真正落地。

结合多年金融工作来说,他表示,不论是西方华尔街金融,还是中国近几年的金融,总体上好像有一点迷途,不在方向点上。研究表示,西方华尔街金融已经变成与实体经济、控制经济甚至控制社会的手段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快速发展,但是西方金融的病灶逐渐出现。“比如打猎思维,好的企业过度服务,困难的企业没人服务,下雨天收伞,金融的资本无序扩张背后的金融的迷失,这些问题这些年都慢慢暴露出来。”
他特别提到,尤其在每一个金融的创新蓝海时,总是一批劣币驱逐良币。“我对P2P印象太深了,刚开始很多蛮好的,最后全部变成劣币了,把洗澡水跟孩子一起倒掉了,蛮可惜的。”
陆建强还提到,2023年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金融的政治性、人民性,旗帜鲜明地指出如何看待金融、如何发展金融的问题,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要把金融的功能性放在第一位。因为金融是国家的牌照是国之大者,金融的政治性、人民性都在金融的功能性上体现。
这其中,在他看来,有最大的两个问题,一个问题是我国对金融的定位,第二个问题是这个定位后要有一整套的考核办法。“我在两个单位当董事长,百分之八九十的精力都用在挣钱、扩大规模,盈利性明显高于功能性,我也很希望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,但在帮助困难企业的时候我们基本挣不到钱,这就是功能性第一还是盈利性第一的问题。”核心问题是我们不能从金融论金融,也不仅仅是经济论金融,更要从社会论金融、从政治论金融,从社会价值出发来重塑金融的逻辑。
对此,陆建强表示,近几年经过思考,结合金融要从社会价值出发全面重塑金融的逻辑,提出了一套新的考核办法,把金融三分法:50%的权重如果交给党委政府和服务对象,考核服务实体经济民生需求的成效,30%交给人民银行银监等专业机构,考核风险底线、不良率、核心资本充足率这些,20%交给股东,考核利润。
此外,陆建强强调,善本金融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新范式,走进一线才能真正创设中国特色金融理论。他表示,经过实践探索,提出了善本金融的一整套做法,也做了一些创新。其中最核心的两个观点,一是金融的功能性放在第一位,不能对好的企业过度服务,困难企业没人服务。第二是金融是一个放大器,它服务好的企业就放大了社会效益,如果服务了坏的企业就放大了社会危害。“资本无序扩张看上去是个别资本家的问题,背后都是金融机构价值的迷失,挣快钱,跟它搅在一起,一起去收割。”
新浪声明: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,未经演讲者审阅,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
责任编辑:李昂

微信扫一扫打赏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